合作咨询热线:

400-123-4567

业务领域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邮箱:yunyingmm.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

2024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半年度进展情况表
发布时间:2024-10-14 00:48:19 浏览:[ ]次

  统筹推进“抢开局、稳增长、增活力”十项举措落实,组织发放2亿元组合消费券;承接落实省“8+4”政策体系,修订2024年“1+9+X”政策,春节前印发并明确政策配套细则,一季度前预兑30%以上政策资金,全年兑现政策资金52亿元以上。持续升级“越快兑”平台,切实提高政策的知晓率、便利度、惠及度和满意度;统筹政策财政资金保障,确保资金“应兑尽兑、能兑快兑”。

  滚动储备“X”政策14项、出台8项。累计兑现资金35.4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2.7%。“普惠民生”“新绍兴人”“绍兴有爱”“乐享新车”等2亿元消费券全部完成发放核销。

  促进“2+6+N”平台梯度培育、整体提能,继续发挥滨海新区的引领作用,着力把滨海新区打造为长三角高能级战略发展大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全力打造杭绍一体化发展样板;统筹推进“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力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产值增速达到10%左右,主导产业集聚度75%以上。

  持续跟进申报省高能级战略平台,经积极对接争取,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双城记”行动方案中提出“杭州钱塘-绍兴滨海-宁波前湾新区建设沿湾高端产业协作区“联动绍兴片区共同打造国际一流临空智造区”等重点任务,杭绍临空经济区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项目列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年度工作安排。印发《绍兴市2024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年度工作计划》。1-5月,4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现产值1087.6亿元、增长9.5%,其中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57.5亿元、占比78.8%。

  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按年度计划目标抓好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持续打造公共服务领域标志性成果和增值服务典型案例。深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迭代工作推进机制,重点抓好三批10个省级共同富裕试点建设,力争更多绍兴经验做法上升为省级共同富裕机制性制度性典型经验。深化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更高水平打造“信用绍兴”。

  持续组织开展全市各级各部门推进共富典型做法和优秀案例,刊发《我市“四位一体”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诸暨市锻长补短推动“诸有宜居”品牌跃升》。在“信用绍兴”网站完成信用承诺、双公示信息及红黑名单栏目改造,优化页面排版,页面显示效果,新增企业信用信息下载功能,实现“信用绍兴”门户网站与各地各部门官方网站双公示信息同步。

  以“重构体系、重塑优势”为导向,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90亿元以上,培育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占GDP比重力争突破50%。

  1.印发实施《绍兴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2.1-5月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7.3亿,投资完成率51.0%;

  4.1-5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类增加值增速等核算指标保持全省前列。

  统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持续推动党政同责,深化工作机制、落实考核任务,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足额落实2.59万吨新增粮食储备任务,确保年底全市地方储备粮规模库存45万吨;深化重点领域降本减负,持续开展水电气领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加强“菜篮子”“米袋子”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控预警,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高质量完成对口工作年度任务目标,持续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推进山海协作产业园、“产业飞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完成主要领导赴对口支援地区考察调研任务;向省对口区域办报送2024年上半年对口工作进展、典型案例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收集省对口展厅展示相关资料;报送2023年度东西部协作考核发现问题的自查报告;开展对口地区风情好物推介活动,目前已完成青海、西藏、新疆、辽源拍摄。

  全力抓好组织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并按照省级统筹及时优化。向上争增量,对内优结构,实现财政整体平衡,强化统筹市与区、县(市)财政管理工作,稳妥推进财政暂付款化解,切实加强库款管控,确保区域间财政平稳运行。全市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00亿元以上,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10%以上。

  1—6月,全市组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0.61亿元,半年度收入规模首次突破400亿元。

  持续推进全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试点工作,探索构建基础设施溢价回收机制,完善“存量资产盘活一类事”增值化改革事项,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打造“绍兴样板”。加快推动全市38个已入库盘活、规模为200亿元的项目落地,全力争取绍兴原水公募REITs项目成为“全国水利基础设施REITs第一单”。

  持续推进全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试点工作,完善“存量资产盘活一类事”增值化改革事项,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打造“绍兴样板”。

  深化生态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复核评估工作,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市县联动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力争1个区、县(市)列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省向国家推荐名单。巩固现有成果,补齐问题短板,做好“无废城市”升星创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争创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继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继续推进绍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展馆和“数据回流”等相关问题整改。

  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推进国控、省控断面附近河道治理,持续加强蓝藻防控攻坚,确保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保持100%。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千吨万人”及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确保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保持100%。严格落实主要入海河流(溪闸)总氮、总磷浓度控制计划,加强河流两岸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溯源排查整治,确保总氮总磷浓度达到年度控制目标。

  2024年1-6月,11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为100%,25个省控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为100%,128个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为97.7%

  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治理,划定国三柴油货车限行区,继续淘汰国二及以下老旧柴油叉车,扩面建设秸秆露天焚烧高位瞭望系统;全市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

  6月,绍兴市PM2.5平均浓度为18(18.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0.8%,完成省定目标(20.5)。截至6月,我市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80.8%。

  做好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动态更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多评合一”、“打捆”环评审批改革。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建设省级试点,开展2024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持续深化低(零)碳镇村试点示范建设。建立排污权政府储备全市统筹机制,完善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排污权市场化配置机制,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总结提炼具有绍兴辨识度的转化典型案例,加快推动实施新昌县“水润浙东·共富新昌”、上虞区“美丽海湾‘青春之城’”等2个EOD项目。

  完成生态环境部提出的减排项目审核建议修改和确认。印发《绍兴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5年)》,分解工作任务,明确部门职责。

  印发《关于打造“越环保·悦服务”品牌推进政务服务增值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推进增值化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牵头推进全市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完成修造船、复合布加工、再生资源回收等8个重点行业整治任务,按时间节点推进玻璃制造、化工、电镀等3个重点行业整治工作;编制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宁静小区”创建;全力打好“趋零填埋”攻坚战,推进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治理国家示范区建设,指导柯桥区纺织印染行业新污染物治理,争创国家试点;推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

  开展涉全氟化合物40余家重点行业企业培训,完成重点行业PFAS调查指南。

  加快落实生态环境问题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环保员、环保网格员、环保志愿者作用,大力推动有奖举报机制落实落地,构建环境问题群防群治体系,系统提升生态环境全量问题发现能力。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积极拓展实践,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

  通过专家对环境风险源企业开展体检式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共开展指导帮扶384家次,提出意见建议162条,进一步提升隐患排查的效率和质量。

  推进生态环境问题督察整改,全面完成历年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剩余问题和信访件彻整彻治,按要求完成2023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40项反馈问题(含3个典型案例)、131件信访件整改销号工作,认真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轮中央生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691件信访件已全部完成调查处理,正在推进整改中。

  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突出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时段,狠抓基层、基础、基本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亿元GDP生产事故死亡率低于0.007,每十万人单位火灾事故死亡率低于0.047,火灾起数同比下降5%以上。

  1-6月份,全市共发生火灾1391起(除森林火灾、刑事放火、安全生产事故),无人员伤亡,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7.84%。

  深化实施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行动,推进基层应急消防工作全面融入“141”治理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贯通运行,推进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和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实现全覆盖、标准化、站队合一。持续建立健全快速响应体系,依托108个应急消防救援站、52支镇街专职消防队、1540个村社微型消防站,在救援力量投射上实现103个镇街全覆盖,全面建成全市域“快响直达”应急救援网。

  常态化推进市场主体纳管,同步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目前已动态纳管市场主体30.7万家,各级依托“141”平台共开展巡查82.2万次,督改隐患46.1万个。

  全面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高效运行“4353”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新一轮大排查大整治,加强“9+N”重点专项统筹攻坚行动,将有限空间、“园中园”“厂中厂”、电气焊作业、城镇燃气等专题转入常态化,增设矿山安全、危化品储存使用、高层建筑消防等专项整治,持续推进“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警示曝光,推动关口前移,加强行刑衔接、一案双罚。

  对照国家、省方案,制定出台我市“1+9+19”实施方案,细化制定子方案任务、举措、责任、时限“四张清单”。同时,将省方案涉海涉渔领域调整为农业领域,并新增水上交通领域,增加16项具体任务,并在多个工作指标上明确了更高标准。目前,从国家系统数据看,我市各项工作整体处于全省前列。

  实施防汛防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有效运转“1833”联合指挥体系,对照“八张风险清单”加强全过程管控,汛前基本实现县乡贯通,防汛防台力争“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实现重点涉林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100%全覆盖,完成145处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

  有效组织部署五一假期、高考、梅雨期等关键节点的强降雨梅汛防御,有力应对多轮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过程,滚动发布研判信息209条,累计发布预警72条,发布短信256.4万条,抽查基层防汛责任人1467人次。全市累计出动3.7万人次,检查各类防汛防台风险点位1.8万处,摸排风险隐患1105条,已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临时安全度汛措施。梳理更新所有镇街2.46万名基层防汛责任人以及村防汛防台形势图2046张,摸排风险区受影响人员1.85万人。

  启动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3535”行动,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探索建立市属国企重点改革任务揭榜挂帅机制,支持开展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改革探索,确保年度重点任务完成率达到70%以上。

  目前市国资委官方网站共设有22个信息公开栏目,2024年度共主动公开信息66条,其中政策文件2条,动态信息16条,通知公告21条,公示2条,部门预算公开2条,其他信息23条。所公开的信息中全文电子化达100% 。

  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提升全市“1+7+N”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在符合条件的镇街、园区、产业平台等拓展不少于15个线下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谋划70项“一类事”服务场景和10个特色产业专区上线应用,依托行政办事员、企业政务专员、涉企服务专家等团队,构建形成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为企服务新生态,打造全市统一的“越省心”企业服务平台。

  6.进一步深化“企呼我应”平台,上线驾驶舱、纪检监督模块,助力涉企问题分类分层分;整理区县市产业一类事,着手上架“越省心”平台;赴区县市调研企服中心分中心建设情况。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上线个以上“一件事联办”事项,建设政务服务“数字人”,打造智慧政务地图应用,完善自助终端建设行业标准,加快实现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差评整改率达到99%以上。

  上线绍兴市政务服务大厅“我要办事”专属页面,梳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人才相关政策AI大模型训练工作,为我市各类人才提供精准生成式AI政策咨询问答。

  迭代升级“城市大脑”,打造“5感知+1报告”智慧能力,探索“智能虚拟人”服务场景,搭建集成展示空间,对接各领域大脑,实现市县大脑能力联网成片,提升城市运行监测评估和预测、预警及战略目标管理能级水平。

  制定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谋划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场景,上线交易有价值、可推广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打造首个市级大数据产业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强化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能力建设,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99%以上,新建组件统一利用率90%以上,政务云平台可靠性99.95%以上,依申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95%以上。

  开发多个数据产品,推广国家数据直达并形成典型案例。做好公交数据标准化编目和归集。

  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确保真实准确反映市情市力;及时预警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着力研究短板指标、匹配指标、新增纳统等情况,精准研判经济发展趋势;围绕经济领域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和社会领域感知情况,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反映民生民情。

  紧扣“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指数评价办法,强化审计查出全量问题库建设,制定出台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构建问题挂号、督促检查、整改评估、严格销号、建章立制等全链条整改闭环管控体系。组织实施26个左右国家审计项目,推动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围绕S3版本抓牢5个指标维度,做好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半年度考核工作;并加强与省厅对接,提前谋划推进下半年涉及考核的相关工作。

  加快绍兴水网建设,推进镜岭水库、安华水库扩容提升等项目,完成年度水利投资80亿元。

  全市完成水利投资47.6亿元。镜岭水库初设获得水利部行政许可决定书,施工准备工程开工;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工程初设取得批复,主体工程开工;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工程主体工程开工。

  推进农村饮用水共富提质,完成农村供水单村水站改造提升260座,完成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更新改造162座,完成病险山塘整治54座。

  农村供水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完工162座,完成率62.3%;病险山塘整治完工38座,完成率70.4%;更新改造灌溉设施完成162座,完成率100%。

  深化河湖长制,加快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完成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225公里,河湖健康评价12条,打造城乡亲水节点50个。

  一以贯之深化河湖长制,发布市县两级总河长令8个,召开河湖长制联席会议10次,印发联防联控机制6个。加快越城区、上虞区全域建设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完成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225公里,河湖健康评价7条,城乡亲水节点45个。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用水总量控制在19.2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以上,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3000万方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平方公里。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推进柯桥区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再生水利用量超2000万方。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18平方公里,完成率61.2%。

  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推进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制定出台《绍兴市水利工程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细则》。

  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印发《绍兴市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实施方案》《绍兴市水利工程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细则》,全市办理水库工程不动产登记证书163本。

  做好粮油生猪增产保供,完成省定粮油播种面积和产量、能繁母猪和规模猪场保有量任务。实施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提升和绿色农田项目10万亩,划定粮功区储备区7500亩;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地10万亩以上,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9%以上。

  1.经与国调队对接,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增加,预计达21.5万亩,同比增加6.6万亩,增长44.3%;2.经与统计局对接,今年我市油菜播种面积预计达到19.1万亩,同比增加0.19万亩,增长1.0%;3.印发《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等5部门关于切实抓好2024年粮油生产保供工作的通知》(绍市农〔2024〕6号);4.截至5月底,全市能繁母猪存栏5.56万头,规模猪场273家,分别为正常保有量的97.54%、105%,均处于正常保有量范围内;5.第一批项目形象进度达到60%;6.继续指导各地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今年以来已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地2.07万亩;7.推进土地流转合同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共备案合同份数6407份,备案流转面积12.86万亩,流转总金额5.22亿元。

  大力实施农业招商行动,引进农业重大投资项目10个以上(项目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省级未来农场9个,力争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完成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年度投资40亿元以上。

  1.与省农发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具体合作项目5个并签约;推动全市农业重大项目招商,1-6月已签订5000万以上项目9个,计划投资29.9亿元;2.开展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情况月度调度,已下发情况通报2期,截止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4.1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62.13%。

  加快“和美越乡”建设,培育市级示范村(未来乡村)40个,争创省级未来乡村20个;行政村和美乡村覆盖率提升20%以上,累计达40%以上;建成省级共同富裕示范带2条,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1个。

  1.推进2024年和美乡村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总有项目948个,截至目前,投资完成率为60%;27个省级未来乡村计划建设项目149个,已开工141个,开工率94.6%;计划投资额3.91亿元,已完成投资2.89亿元,完成率73.9%;2.组织开展省第五批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带项目申报工作。推进越城区稽山鉴水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省第4批),已完成投资3577万元,总体进度达76.4%。进一步完善全市30条和美乡村共富带情况。

  推动农业“双强”,推进16个省级农业“双强”项目建设,新建农事服务中心5个,完成省级重点突破项目2个;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一县三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16个农业“双强”项目建设进度,实地调研上虞大通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情况;指导诸暨市2个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市创建7个农机服务中心、12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2个创新试验基地。

  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高质量巩固提升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巩固年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分别达到60%、40%以上。

  成功申报全省百村万户增收促共富试点项目,目前正在公示,将获省财政补奖资金2000万元。

  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暴雨大风等预警平均提前时间60分钟以上;做好公祭大禹典礼等重大赛事、活动气象服务保障;积极开展抗旱保供等人工增雨作业,战备值班作业数70次以上。

  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业务服务Ⅲ级响应,做好梅雨、强对流等重要天气过程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提前60分钟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做好端午小长假和高考、中考专题气象服务保障;1-6月开展火箭作业战备值守36次,成功实施作业11次、发射火箭弹84枚。

  全面完成绍兴市极端天气“村安工程”建设任务;制定印发《绍兴市城市气象安全保障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8年)》,完成城市气象安全保障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建成100个城市气象站,加快建设气象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开展城市宜居社区评估。

  “村安工程”完成率60%;起草《绍兴市城市气象安全保障五年行动计划(2024—2028年)》;完成城市气象安全保障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

  完成气象博物馆提升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新增世界气象史内容,建设200平方米藏品库房和20个珍品展柜。

  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创建示范引领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乐龄中心”)30家,建设老年食堂80家,推进“绍兴市乐龄康养服务基地”项目建设。

  加强双拥共建,力争所有区、县(市)达到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标准,绍兴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一是5月23日召开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暨市双拥领导小组会议,时任市委书记温暖、市长施惠芳等市领导出席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二是积极筹备“崇军绍兴”双拥成果发布会,启动双拥国防教育主题路线征集工作,收集烈士家书、战斗英雄、立功受奖、边海防官兵、模范单位、文艺作品等双拥主题素材150余个,制定发布会总体方案。三是挂牌成立市“崇军医院”,推出“八专八免八优”24项优待举措。四是开展立功送喜报525份,组织全市16名荣立二等功以上现役军人家属短疗活动。五是指导各区县(市)优待项目提质扩面,全市新增国有景点、住宿、餐饮优待项目11个。六是持续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相关准备工作,常态化做好双拥资料整理。

  严格执行安置政策,确保转业军官、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随调家属100%安置就业,全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五方联动”,吸纳退役军人就业不少于400人。

  1. 一是参加2024年进绍兴市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转业军官人事档案集中审核与移交,做好对区县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接收统计、答疑等工作。二是组织召开全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档案移交工作会议,向各区、县(市)移交安置人员档案。三是组织士兵见面会,核定档案分并公示。四是向全市下达央企指标,向机关、企事业发放安置需求意见征求函。

  2. 一是汇总各区、县(市)及市级相关部门的2024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优先招录(聘)退役军人计划。二是指导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一届三次理事会召开,完成部分新增副理事、秘书长和常务理事会选举。三是完成《绍兴市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十六条”措施(修订)》《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意见》两个规范性文件起草,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四是组织赴新疆阿克苏开展援建调研。五是成功举办绍兴市第三届“建行杯”创业创新大赛。六是组织16家优质军创企业、上市公司、规上企业赴甘肃兰州开展人才招引活动,共吸引2700余人到场求职,收到求职简历1100份。

  完成全省“枫桥式”服务站创建任务,确保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服务站达到“枫桥式”创建标准,创建全市“双示范型”服务站16家。

  一是全面完成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评价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班14期,完成1818名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评价,合格率99.94%,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培训评价“全覆盖”。二是聚焦退役军人领域“三支队伍”建设,开展“兵支书”人才队伍工作调研,起草选拔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工作的意见方案。三是对部分已获评全省“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市“双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建设成效“回头看”,并将结果以问题清单的形式通报各地。四是开展“红色记忆”老兵专访活动,累计完成10名参战老兵的采访拍摄工作,通过老兵口述、文稿采写、视频展现等形式,再现老兵的战斗经历,追忆记录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新增来浙城镇就业9.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增就业大学生14万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

  1-6月,新增来浙城镇就业5.6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争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建成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50家,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发见习岗位3000个以上。争创省级示范零工市场3家,新增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不少于6家,扶持创业26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2万人。

  新认定238家就业见习基地,已开发可接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的就业见习岗位4586个,完成民生实事任务的153%。

  1-6月,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63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87万人。

  举办第六届绍兴人力资源发展大会,引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少于50家,全年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达到170亿元。

  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开启人社智慧风险防控业务,将隐患防范在早、处置在小,目前全市人社系统已化解风险211条。

  加快推进省级医院绍兴院区建设,出台支持省级医院在绍院区运行发展意见,构建医疗资源错位发展、良性竞争新机制。推动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

  支持省级医院在绍院区运行发展相关意见送审稿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待正式发文。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于6月30日正式运行。

  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以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遴选100名左右业务骨干赴境外和先进地区培训深造。千人医师数达到4.1。

  启动卫生健康“千名硕博”全球引进人才计划,完成2024年市本级卫生健康单位第一次、第二次公开招聘。

  健康浙江考核继续保持“满堂红”。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品质,国家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

  成功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健康绍兴专题培训班和2024年度健康绍兴工作会议。完成市区第二次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估和35个街道(镇)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评估。

  持续优化公共卫生体系,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启动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5家,支持“中医特色化”发展,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增加0.02以上。

  加快市、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整合重组,确定4家县级疾控机构达到省规范化疾控机构建设标准。嵊州市、新昌县已完成疾控中心和卫生健康行政执法队合并。深化中医药服务建设,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相关实施细则,深化“幼有善育”集成改革,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试点。5万人以上乡镇街道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覆盖率达到40%,千人托位数不低于4.5个,托位使用率达到60%以上,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达到18%。

  各区、县(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全面实施生育支持政策。修改完善《绍兴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实施疾病早防早筛工程、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工程。深化村医网底建设,全市常住人口千人以上且尚未实现“15分钟医疗服务圈”覆盖的行政村全部设立村级医疗卫生机构。

  完成标准化“互联网+护理服务”站点80个;全市累计共新增3281名护士上门居家护理服务资质培训已完成。全市累计共开展83场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高质量举办中国绍兴第五届国际友城大会。组织举办“绍兴印象”品牌活动、国际大学生夏令营等活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高标准完成友协换届选举工作,强化民间交往力量。

  6月16日下午,市友协、浙江震元联合开展“绍兴印象——在绍外籍友人趣解中医”活动,邀请20余名在绍外籍友人身着汉服走进震元,沉浸式体验传统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国粹,传播健康理念。市友协专职副会长潘亚英、浙江震元副总经理魏民等参加活动。

  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持续推动外事惠企为民服务,全年举办政策宣讲下基层活动不少于6次。强化海外安全利益保护,加强保障力量,办好“2024绍兴市海外安全利益保护宣传周”。

  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中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指南》手册,开展涉外安全宣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组织领保政策宣讲5场,发放手册1000余份,稳妥处置海外领事保护事件5起。

  实施“家家学急救”工程,全市新增应急救护持证率0.9%,普及培训4%以上,职高毕业生100%开展救护员培训。全市增设AED1350台。全市至少有80%的乡镇(街道)建成培训基地。举办全市应急救护大赛。

  全力培强重点产业,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及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力争全年引进10亿以上项目50个,其中100亿以上项目5个;积极培育申报钠电及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6月新招引10亿以上项目8个。1-6月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

  紧盯绍兴综保区全域封关验收时间节点,力争年底前完成二期市政工程建设和全域封关验收;全年完成总投资20亿元,新招引企业60家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超200亿元,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前100强。

  全力推进综保区二期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东侧Ⅰ标完成围网安装,总形象进度完成90%;西侧II标完成路基搅拌桩,Ⅲ标完成路基搅拌桩和台帽支座垫石,Ⅳ标完成围网基础;Ⅱ-Ⅳ标总形象进度完成40%。

  1-6月累计完成总投资14.89亿元,1-5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21亿元,排名全国综保区第55位。

  扎实推进海峡两岸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园早出形象,实施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鼎捷智创芯基地等先导项目建设,积极引入集成电路、高端智能装备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

  1.重点盯引中嘉微视、立芯科技等在谈项目。立芯科技柔性蚀刻天线英寸晶圆芯片封装项目母基金已开始尽调工作。

  精心打造“绍芯谷”,高标准建设省级城市有机更新试点,坚持公建配套、自主更新、项目招引并联推进,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力争全年招引项目10个以上,计划总投资120亿元以上。

  1.成功举办“芯谷对话”第二期——公益助企服务活动,服务企业60余家次。

  2. 加快推动马海路全线改造。其中越东路-马海桥段改造完成工程量的26%,新闸江-越东路段和马海桥-国周路段完成初步设计,马海路东延工程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论证报告经会议论证并公示;“绍芯谷”城市客厅配套工程项目开展第11轮设计研讨。

  3.12家企业开展自主更新,6月新增1家达亿新能源开工建设。前期开展自主更新项目中,七色彩虹(南面)基本完成园区配套建设,飞越炬芯一期项目完成48%,精工机器人项目完成55%。

  4.累计招引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176.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0%和147%。

  加快人才、科技、教育“三位一体”融合改革,推进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迭代实施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新政,全面推行人才“区域互认”“柔性双聘”共用和新型举荐制度,加快滨海科技城建设,建成投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绍兴校区。

  完成“名士之乡”科创中心的物业招标、租赁价格评估、孵化企业管理办法上会和人才之家装修设计方案的定稿及施工图。

  金融学院建设加快推进,Ⅰ标、Ⅱ标、Ⅳ标、Ⅴ标已完工;Ⅲ标主体完工,装修完成99%;场外工程完成98%。总形象进度至99%。

  加快打造国家级检验检测集聚区,围绕深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建设,以“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提高检验认证水平,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着力引进华汇集团检验检测产业基地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重点带动效应项目和相关配套项目。

  深检集团(浙江)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实验室 CNAS 资质复审,CMA已完成资质扩项。项目工程所有楼栋已结顶,二次结构及砌体已完成。

  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专项行动,新引进1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靶向招引旗舰型、总部型、基地型重大项目不少于5个。

  推动项目落地再提速,新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当年落地率70%以上,两年落地率85%以上。

  探索市场化招商新路径,建立全市“招商大使”聘任工作机制,完成首批市级“招商大使”聘任。

  《绍兴市招商大使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发布,在全市招商引资(智)大会上聘任李柯等11人为首届绍兴招商大使。

  充分发挥市投发公司平台作用,搭建统一对外招商引资平台,出台《绍兴市产业基金招商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高质量做好规划设计,对《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开展回顾评估与深化,编制《镜湖新区开发建设新一轮五年(2024-2028)计划》,完成《镜湖新区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和《绍兴城市湿地资源评估研究》《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规划》编制。

  《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绍兴城市湿地资源评估研究》于6月21日开标,编制完成初稿;《镜湖新区国土空间规划》:6月底完成招标文件、招标方案流程,发布招标公告;《绍兴城市湿地资源评估研究》:方案研究中;《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规划》:待湿地评估工作完成,确定湿地范围后,测算本项目费用并启动招标。

  加快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崛起,聚焦聚力镜湖发展“看集聚、看形象”,以十大实事工程为抓手,加快高铁北站TOD综合体、人民医院总院、龙湖天街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一批具有镜湖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高铁北站TOD综合体:完成形象进度:70%,6月20日正式与万豪集团签订酒店合同;

  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优质教育、金融、商业等资源向镜湖集聚,加快名校名师实质性导入,推进金融机构入驻金融活力城,制定出台镜湖新区商贸业繁荣提升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加速镜湖新区聚人气、集商气、热起来。

  发布《镜湖新区优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镜湖新区商贸服务业集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正式发文;农业银行装修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同步优化完善中;恒信银行装修方案已完成,正在预算编制、图审中;积极推进其他金融机构的征收置换工作,完善金融大楼物业管理方案。

  持续优化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镜湖新区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工作方案,推动镜湖开发集团实体化运作,加强镜湖新区、越城区“两区”协同,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工作联动、干部互通等运行机制,以更大合力推动新区开发建设。

  1-5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71.8亿元,同比增长11%,分别超过全国、全省4.8和2.7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3。其中,5月当月增长11.3%,全省第2。

  建立内生项目建设工作目标责任机制和问题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扎实推动497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建设,制造业投资增长15%。

  1-6月,全市实现制造业投资增速7.0%,有序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建设,497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进度57.4%。用好内生项目问题协调会议制度,健全内生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

  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4151”计划,加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4个核心区、3个协同区建设,再夺“浙江制造天工鼎”。

  深入推进“4151”计划,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按照“两月一次”频率跟踪进度,常态化运作“4151”计划工作专班,推动工作落细落实。绍兴市及上虞区、新昌县、越城区再度成功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诸暨市首次夺鼎,夺鼎数量仅次于宁波,全省地市第2。绍兴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全省第3,较上年提升1位。强化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资源支持,我市柯桥区现代纺织、上虞区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和材料集群获得省级财政激励资金共4050万元。415X集群营收位于全省第4位。

  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新增省级未来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15家以上,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90%以上,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全力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城市试点,于6月16日施市长亲自赴省厅向部里答辩,6月27日工信部已结束公示,绍兴入围。待省厅申报未来工厂(数字车间)通知下发,立即发动企业进行申报。

  积极争创环杭州湾模拟芯片和功率器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做强做大,全市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0亿元。

  全力推动环杭州湾集群创建工作,按照6月28日工信部正式申报通知要求,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按要求于7月9日提交经信厅审阅,7月11日省经信厅数字经济处召集发改委集成电路处,省经信厅产业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市经信局相关处室对材料进行了联合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1-5月,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实现产值265.3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营收250.1亿元,同比增长19.0%。

  出台《2024年绍兴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召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工作座谈会》协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1-5月,全市生物医药产值实现192.4亿元。

  大力实施软件产业发展“2515”行动,积极培育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业态,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12%。

  目前,省厅对我市考核指标改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此数值为季度指标,1-3月,同比增长14.4%,列全省第5;1-5月,现行指标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64、65)类增加值增长26.4%,预计二季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63、64、65)增加值增速在12%以上。

  健全“链长+链主”协同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建设“链主”产业园,促进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

  深化“链长+链主”协同机制试点建设,出台《深化“4151”计划 进一步落实“链长”制职责工作方案》,修订《绍兴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链主”企业,已实现零突破,共有2家企业入选。探索“链主产业园”建设标准,目前全市在建链主产业园5个,谋划建设7个。

  深入开展“工业智治”地市节点建设国家试点(2023年10月已列入),迭代开发相关应用,打造“工业名片”并开展培训工作。

  深化工业全域治理,探索实施“工业上楼”,开展百亩以上连片治理10块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

  实施工业全域治理行动。一是攻坚治理低效用地。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盘活。建立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重点项目清单。开展高耗低效企业整治。二是统筹发展连片治理。推进100亩以上低效工业用地连片治理。出台低效用地回租回购等相关政策。三是强势推进集聚提升。推进18个化工项目跨域集聚提升。打造省“415X”集群核心区。积极布局“5+2”未来产业。四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健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完善亩均效益财政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推出“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产品。五是严格查处违规企业。指导工业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执法查处。开展工业企业环境整治。加大企业无照经营检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加大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执法查处力度。

  深入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制定新一轮行动计划,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

  谋划起草《绍兴市实施工业空间全域升级“1123”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优化治理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布局腾出更多空间。重点实施四大行动16项任务,力争实现“1123”目标。一是实施工业全域治理行动。攻坚治理低效用地,统筹发展连片治理,强势推进集聚提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严格查处违规企业。二是实施空间集约优化行动。拓展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区域治理试点,探索实施“工业上楼”,“一码管地”数智治理。三是实施园区集聚增效行动。提标创建链主产业园,提质增效“2(2)+6+N”平台,提档升级特色园区,提速扩容化工园区。四是实施项目招大育强行动。聚焦“两重”“两新”工作,扩大企业内生投资,推动重大项目招引落地。

  深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全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

  出台《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初审上报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6家、复评企业18家,81家企业获评2024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深化推进“爱企行动”系列活动,探索建立制造业企业诉求(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大中小”问题需求处理闭环化、长效化机制。

  5月27日,2024绍兴“爱企行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全年创新开展“爱企”六航行动。已下发制造业企业诉求(问题)联席会议制度。

  新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团队)、海外工程师100名以上,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绍工作数量1500个以上,力争国家重点人才项目、省企业创新人才计划入选数量走在全省前列。

  1. 对接省科技厅人才中心引才平台建设工作,争取设立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绍兴基地

  3.国家特支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答辩入围4人(居全省第四),开展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省西湖友谊奖申报摸排工作;

  4.申报到工信部国家重点人才项目共1111份,列全省第一。着力开展省重级人才计划申报摸排和发动及材料审核工作。

  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力争2024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3.2%左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3.85%左右。

  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29.71亿元(全省第4),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84%(全省第2),研发费用支出同比增长23.3%(全省第1),高于营收增速(8.9%)15.4个百分点。实施黄酒产业重大技术攻关。推进“两重”“两新”工作。推进科技企业培育。推进共建研究院强基提能造峰。

  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29.71亿元(全省第4),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84%(全省第2),研发费用支出同比增长23.3%(全省第1),高于营收增速(8.9%)15.4个百分点。实施黄酒产业重大技术攻关。推进“两重”“两新”工作。推进科技企业培育。推进共建研究院强基提能造峰。

  制定出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专项配套政策和改革试点综合评价办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

  下发《绍兴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点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出台《加快“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及细则,召开全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试点建设现场会。启动十大市级试点综合考评工作

  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新认定科技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8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3.5%。

  已摸排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对象1259家,新申报高企数508家。已完成两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审核认定674家。

  打造绍兴科创走廊2.0版,加快鉴水、金柯桥、镜湖、滨海、曹娥江五大科技城建设,协同推进诸暨G60创新港、嵊州剡溪创新带、新昌智造科创带,高标准建设绍芯集成电路、鉴湖现代纺织、曹娥江新材料、浣江航空航天、天姥动物医药等实验室。

  1-5月完成投资146.0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比例46.25%;绍芯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共建合作协议签订文本,拟定实验室章程、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申报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已由省发改委推送国家发改委。浣江实验室:新签合作项目4项,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签署合作协议,申报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天姥实验室:推进人员招聘工作,承办浙江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暨县域创新发展研讨会及项目路演活动,申报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已由省发改委推送国家发改委。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加速器、中试基地等成果转化体系,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0个以上。

  积极对接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我市共5个项目获批,下达经费1650万元,获批项目数和资金数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杭州市。进行2024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形式审查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按照申报通知的限额做好审核推荐工作,筹备对2021-2023年验收的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健全研究院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推动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成立技术转移中心,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2.继续开展2023年度共建研究院绩效评价工作,实地考察研究院,完成评价报告。

  打造一批标杆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新增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2-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家以上。

  推动我市实验室参与全国、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全省黄酒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建设、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2项获批2024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获补助共计950万元。完成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公示及认定工作。摸排辅导第二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申报工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进3个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平台体系 促进新材料产业提质升级、构建“创新服务云” 打造“三位一体”发展新模式)和2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科技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高层次科技人才公司法人举荐),及时总结推广试点成效、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

  切实做好三大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和十大市级试点综合考评工作。进一步推进“包干制”试点及项目实施。完成《关于迭代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高水平打造人才开放特区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起草相关实施细则。

  起草制定《绍兴黄酒产业振兴发展若干政策》,目前已完成意见征求和资金测算。

  落实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及报批,对城市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开展国土空间设计研究,加快推进实景三维绍兴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编制绍兴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

  印发《全市国土空间设计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开展汤公路(杭甬高速至柯海大道段)两侧整治空间、绿云路两侧农田空间等3个项目的设计研究,已完成项目评审工作;启动轨道交通4、5号线一期沿线主 要站点周边国土空间设计研究的招标工作。

  实景三维绍兴建设目前已完成合同签订和技术设计书评审,已启动92平方千米激光点云获取工作和地理实体生产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有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制定实施《绍兴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重点片区研究,完成省下达的“增存挂钩”处置任务和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低效用地再开发、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任务。

  印发《绍兴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施方案》,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地块(项目)和历史遗留地块调查和上图入库;开展23个重点片区研究,总结上报建立基金支持低效用地再开发经验做法被自然资源部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1-6月,全市消化09-23年批而未供土地15732亩,处置闲置土地209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542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113亩,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669亩,其中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完成省预下达目标任务的120%。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完成省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任务,扎实推进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按照任务项目化的要求预分解下达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任务6.6万亩,目前各区、县(市)已落实2024年项目方案编制7万亩。

  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113个,已完成整改81个,整改完成率71.68%,已核销59个,核销率52.21%

  扎实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建设用地复垦600亩,协同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多田”套合率,新增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范围内“多田”套合面积2万亩。

  1-6月份完成建设用地复垦480亩、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5.8万亩,新增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范围内“多田”套合面积1.8万亩。

  落实用地保障,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2万亩,供应各类建设用地不少于3万亩,完成经营性用地做地1.5万亩、出让金350亿元。

  截至目前,已累计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9338亩,其中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预支)指标1723亩,居全省第一。1-5月全市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9万亩,完成经营性土地做地5363亩、出让金66.3亿元。

  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完成绿化造林2900亩、退化林修复9000亩以上、油茶保供任务7000亩以上,新增绿地60公顷、绿道30公里,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增长。

  已召开市级总林长会议,并审议2024年第1号总林长令;推动各级林长巡林履职,开展巡林48次。进一步优化完善《绍兴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论证稿;完成绿化造林(人工造林)4428亩,市定任务完成率151%(省定任务完成率241%)、退化林修复9778亩,市定任务完成率98%(省定任务完成率104%);完成油茶新种和低改面积合计5071亩,市定任务完成率68%(省定任务完成率153%)。

  推进“住有宜居”,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研究制定购房消费券等政策工具箱,实施城市有机更新500万平方米以上,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19万套(间)。开展具有绍兴特色的“好房子”试点探索。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130亿元以上。

  加快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扩大装配式、钢结构领先优势,承办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绍兴),组织召开建筑业发展大会,开展“走出去”活动不少于2次,确保建筑业产值位居全省前列,建安投资增速争先进位。

  2.新开工装配式建筑320万平方米,钢结构建筑126.8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38.1%。

  推进快速路建设,开工建设柯桥北环快速通道滨海延伸线工程(一期)、群贤路(绍兴市袍江马山至上虞曹娥公路)节点快速化改造工程、金柯桥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等3个快速路项目,推进在建9个快速路项目,绿云路智慧快速路年内完工。

  金柯桥大道南段进场施工,群贤路节点快速化改造开展施工招标,滨海延伸线一期深化设计方案,绿云路快速路形象进度至92%。

  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推进住建部完整社区试点,新创建省、市级、县级未来社区50个,建成省级未来社区10个。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0个以上,新建邻里中心10个,完成加装电梯200台。

  1.新增首批省级街道全域类未来社区试点3个,申报省级未来社区56个,创建市级未来社区24个、县级未来社区17个。

  加快物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市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0%,新增信用等级A级以上物业服务企业6家以上、市级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项目12个以上,创建省级“红色物业”项目25个。

  持续推进物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市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91%;开展物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提升等级,136家物业企业已申报;全市共26个项目申报市优,目前正在开展评审工作;督促各地对照省级“红色物业”标准,做好“红色物业”申报筹备工作,培育项目33个,待省厅通知后正式创建。

  推进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工程,持续深化“融杭联甬”,巩固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336”交通圈,加快柯诸高速、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杭州中环柯桥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甬金高速绍兴段、诸永高速直埠至街亭段扩建、柯桥向前作业区曹娥江码头等项目,建成329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等项目,交通有效投资增长10%以上。

  1-6月,全市完成市综合交通投资22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6%,同比增长0.2%。1-5月,全市完成省综合交通投资159亿元(排第6),投资完成率为59.8%(排第3),同比增长8.9%(排第7)。1-5月,全市完成交通有效投资14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6.5%,同比增长约9.4%。

  柯诸高速完成投资32.6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02.8亿,形象进度56.8%。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0.9亿,形象进度80%。杭州中环柯桥段高架桥改建工程总体除受国家文保审批影响段外,已建成;受影响段(秦望互通段)文保审批已上报至国家文物局。329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改建段完成投资3.5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形象进度完成至82%。诸永高速直埠至街亭段扩建枢纽段控制性工程已开工,完成投资8.5亿元。甬金高速绍兴段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9.9亿元。柯桥向前作业区曹娥江码头已进场施工,一期办公综合楼于5月29日开工,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50万元。

  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前期,推进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绍兴段)、滨海连接线(后高—新三江闸)、鄞州至宁海高速公路西延段(新昌联络线)、诸嵊高速、甬金衢上高速、合温高速等项目前期,推进余虞嵊新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工作。

  杭甬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绍兴段)已完成项目立项,建设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复,正在推进工可报批工作。滨海连接线已完成项目预可审查,正在深化工可报告,推进物模、数模等专题研究。鄞州至宁海高速公路西延段(新昌联络线)、诸嵊高速两个项目已完成工可审查,社会风险评估报告已通过专家组审查;4月,陈伟军副市长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我局按要求对推进方案作了完善,由城交处书面征求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政府和市级部门意见建议;5月,陈伟军副市长再次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我局按要求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6月,在方案逐步优化的基础上,局领导带队赴嵊州市和新昌县,对接两个项目推进工作,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待市委市政府决策后,争取两个项目特许经营方案按新机制早日完成审核审批,年底前完成两个项目先行节点开工。甬金衢上高速已完成工可审查,正在推进土地预审和稳评专题。合温高速已完成项建书批复、工可审查及勘察设计招标工作,基本确定投融资模式。余虞嵊新高速已完成线位方案研究初稿编制。

  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优化调整公交线个,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218辆;新增停车位5000个,其中公共停车位1000个。

  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交候车亭新建改建;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启动绍兴市公交都市数智应用项目招标;持续优化财政保障机制,配合市财政局开展2023年度市区公交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绩效评。

  优化调整公交线%;完成新增轨道接驳公交3条,完成比例150%;改建公交候车亭93个,完成比例103.3%;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形象进度超过75%。

  推进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 助力“两个先行”的实施意见》,新改建农村公路35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421公里、国省道路面大中修100公里。

  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 助力“两个先行”的实施意见》,6月14日,市政府召开第47次常务会议,6月21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先后研究部署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工作;目前该实施意见即将正式印发。

  截至目前,新改建农村公路完成里程39.75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88.8公里。普通国省道项目除柯桥G329部分及S211外,其余均已完成完成批复,正在陆续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其中,嵊州、新昌省道项目已进场,累计实施里程约1.2公里;高速计划待省厅审定下达。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开展绍兴旅游宣传口号和Logo有奖征集,举办重点城市、重要客源地推介活动。积极构建“1+3+X”水上黄金游线体系,打造展示江南水乡魅力新窗口。有序推进21个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档升级。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2%和15%以上,其中过夜游客人次增长10%以上。

  1.全市已开通12条水上游线,古城环城河夜游、“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等深受游客喜爱;

  2.柯岩·夜鲁镇景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起草《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档升级工作方案》;

  3.1-6月,全市实现全域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6.57%,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35%,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当年实现投资320亿元以上。推动曹娥江、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兰亭、十九峰等4A级景区争创5A级景区。

  1.1-5月优选推进119个重点文旅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19.32亿元;

  2.曹娥江、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兰亭、十九峰景区提质稳步推进

  推动绍兴文旅国际化,启动培育“绍兴海外文化周”国际人文交流品牌,创排舞台艺术剧目5部,办好第二十二届越剧大展演、第九届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第十六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活动。

  2.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越剧大展演开幕式,完成《台风眼》《火焰山》《只缘秦种》创排首演。

  加快“博物馆之城”建设,新增博物馆3家以上、省级乡村博物馆20家以上,建成运营绍兴博物馆新馆、绍兴美术馆。组织送戏下乡1300场、送书下乡20万册、送展览下乡300场、文化走亲100场,推出“文艺赋美”演出300场。

  1.新增非国有博物馆3家、省级乡村博物馆15家,“博物馆之城”建设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交流推广;

  2.完成送戏下乡750场、送书下乡11.98万册、送展览下乡948场、文化走亲66场、文艺赋美演出297场。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启动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编制《大运河(绍兴段)遗产保护规划》,推进宋六陵、小黄山等遗址考古发掘,修缮不可移动文物29项,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活态传承。

  2.《大运河(绍兴段)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已上报省文物局审核,考古年度发掘进度达40%;

  持续打造“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举办“多彩研学游浙里:全国特色研学主题日浙江省分会场”“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绍兴发布”活动,打造兰亭书法等10个特色研学旅行营地,持续打响“跟着课本游绍兴”品牌。

  成功举办“多彩研学游浙里--特色研学旅游主题日”浙江主会场活动,完成《绍兴市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加大对研学营地的培育和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修订,并启动第六批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申报创建工作。

  聚焦服务增值,推动公积金核心业务系统迭代升级,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深化数字赋能,持续推动我市住房公积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优质化、增值化,全力打造增值服务先进典型。

  完成项目立项、专家论证、公开招标等流程,5月30日完成招标工作,目前处于需求调研阶段。

  抓好公用事业民生保障,确保优质供水、稳定供气。完成绍兴镜湖新区综合能源站(供冷供热)及管网建设工程项目一期建设,推进陆游故里一期景区提升改造及纪念馆项目。

  累计供应生活用水11521万吨、工业用水860万吨、排水4070万吨,供气6.72亿方,未发生一起管道运行责任事故。

  高标准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兰亭森林动物王国二期、若耶·铜谷小镇、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会稽山校区)等项目建设进度,绍兴二院兰亭院区(康复医院)项目建成投用。

  兰亭森林动物王国:春日小奈良区块完成95%;加德满都区完成60%;爪哇大冒险区块完成35%;摩洛哥迷踪区块完成25%。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会稽山校区):主体结构完成85%,主体结构粉刷完成70%,精装修幕墙施工完成25%。弱电智能化施工完成10%。

  绍兴二院兰亭院区(康复医院):暖通工程完成至98%;精装修工程完成至65%;幕墙工程铝板、玻璃幕墙完成至100%;医疗专项完成至60%;室外配套工程完成至60%;智能化工程完成至55%。

  加强自然资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严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持续推进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1—6月,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未接报亡人事故,省厅已发布的2期除险保安月度管控指数,绍兴均排名第2。部署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除险保安治本攻坚提升年”等行动,持续强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整治和隐患排查,一季度开展道路普货“补短板”百日攻坚,二季度部署开展“两客一危”等5大专项行动,做好春运安全、岁末年初“护盘”及全国两会、五一等时段安全稳定工作。建立绍兴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家库,圆满完成全国“应急使命·2024”联合救援演习任务。制定印发制度文件、行动方案10个,召开部署会、调度会等11次,下发安全提示单7个、交办单51个。吸取广东高速塌方事故教训,开展重大灾害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工作,共排查隐患565处,已全部整改。省厅下达的27项重点指标性任务,15项已提前完成。今年以来,全系统共排查发现问题隐患7080个,均已整改。

  截至目前,建设施工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组织开展全市复工复产暨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督导执法检查,本次共检查在建项目16个,发现问题隐患219个;二是印发《绍兴市房建市政工程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推动本质安全逐步稳固,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三是完成省建设厅复工复产服务指导和国务院安委办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的迎检和后续整改闭环工作;四是做好建设施工领域防汛备汛工作,加强强对流天气防御,印发《关于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和强对流天气防范的提示函》,开展汛期基础设施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摸排城市隧道工程及临山涉水工程25个;五是聚焦建设施工领域“源头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印发《绍兴市建设施工安全专业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六是做好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召开2024年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全民素质提升行动暨“安全生产月”现场观摩会,举办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暨基层质安监人员业务培训班,开展安全专家进企业进工地帮扶活动。

  积极推进防火巡护道、生物防火林带、引水灭火蓄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年度防火应急道路9.49公里、生物防火林带19.17公里、“引水灭火”蓄水设施308个建设,完成率分别为63.3%、68.5%、80%。全面完成2023-2024年度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任务,共清理枯死松林面积12.09万亩,清理病枯死松树3.21万株,分别完成年度除治任务的111%和114%。

  开展文旅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春节、五一、汛期等重点时段和旅行社、旅游新业态、广电等重点领域持续推动隐患排查整治,共排查各类企业(场所)4327家次,发现并消除隐患2743处,广电安全播出时长132万小时,实现“四早一保两杜绝”目标。

  加强古城宣传推介,办好“7·15”绍兴古城保护日品牌主题活动,开展山阴城隍庙会等传统节庆活动以及“古城四季”系列活动、绍兴古城CITYWALK、大运河·古城桨板赛等特色时尚活动;积极承办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工作现场会。

  加快古城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推进“学士坊”传统民居区微更新工程,实施徐光宪故居等3个台门保护修缮,谋划实施2024年度古城基础设施微改造;持续深化“智慧古城”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三个一条街”建设运营工作。

  孙清简祠微更新工程(二期)完成主体结构修缮,推进安装及场外工程,形象进度95%;龙山后街6号(姚家台门)、宣化坊39号(徐光宪故居)督促街道推进征收;

  “学士坊”传统民居区微更新:召开项目推进例会,讨论“学士坊”传统民居区微改造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根据会上意见完善总平及实施单元方案;

  对接省自然资源空间信息、风语筑、浙江腾讯等数字化公司,谋化古城数字化应用研发方向;

  2024年古城基础设施微更新项目共4个,已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尽快推进项目开工,每周上报项目进度。

  督促推进“三个一条街”建设运营。完成府横街整体街区改造规划初稿,先行区项目已与杭州圣耀传媒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府河里酒吧已引进或转型酒吧类业态15家,其中10家已营业;上大路茶饮一条街,已正式签约24家商户,签约率达64%。

  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保维稳为重点,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构建一体化政治安全、风险防控、犯罪预防网络,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和“五访五办”行动,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制定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保维稳方案,机制化运行政治安全、风险防控、犯罪预防机构,以各级两会、节庆日、中高考等各类节点安保工作为重点,打造“五专”风险一体化统筹应对处置格局,加强社会面稳控工作,累计排查化解六类矛盾纠纷369件,圆满完成41批次警卫任务、251场次大型活动安保工作,镜岭水库等重大项目推进平稳,专项警卫工作得到杨青玖副省长和市主要领导肯定。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组织“五访五办”专项行动,涉警信访总量下降10.5%,涉警信访积案化解率、息访率暂居全省第一。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搭建“1+6+100+N”四层级全市犯罪预防宣教基地,全市刑事治安、电诈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2.8%、12%,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

  全力打造“共富警务”“生态警务”,迭代升级“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全面推进增值赋能、清障护航、强基固稳、助企直通、亲清提升“五大行动”,助力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制定共富警务、共治警务、生态警务实施方案,机制化运行经济安全、基层基础机构,梳理形成《绍兴市公安局共富警务建设牵引性项目清单》,“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公安经侦“护企优商”十大事例。出台《11087护企优商服务中心(站、室、点)标准化建设运行规范》,完善升级“企情日记”平台,完成219份全市知识产权易受侵害企业名录建档,警企会客厅做法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肯定。今年以来,累计排查企业1.5万余家次,服务保障1031个项目推进,侦办经济案件222起,挽回经济损失4.2亿元,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获评全国公安机关2023年度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推动市府办转发生态警务建设实施意见,布建12个生态联勤警务站、610名生态警长、33支生态义警队伍,2起生态类案件被评定为省标案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治理中心建设,优化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深化“枫桥式”全域创建,加强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工作标准化建设,壮大警务治理共同体,推动枫桥警务现代化,勇当全省“共治警务”的标杆。

  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推进平安建设大会暨第十三次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会议,完善《全市公安机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规划》,构建“3575”共治警务体系。推动市、村(社)社会治理中心常态化运行,制定《全市警源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和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流程图,建立4429支社企巡防队,引导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活动17.9万场次,矛盾风险化解率提升至99.3%。深化推进“枫桥式”系列活动,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所长研讨活动在绍兴枫桥学院举办,4个争创所入围第四批“省枫所”,柯桥区拘留所、上虞区看守所评为全省首批“枫桥式监所”,公安部来绍召开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座谈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主防工作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主防”工作现场会,实体化运行基础管控中心,牵头“越治理”YGIS统一地址库建设,开发派出所社区警务标准化平台,绍兴公安“主防”工作经验在全省现场会上作交流。

  实施公安机构编制改革,深化“公安大脑”和公安数字法治建设,积极构建大情报、大维稳、大基础、大预防、大政务等“十大体系”,探索形成警务业务闭环,打造具有绍兴公安特色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努力成为现代警务全省全国标杆。

  成立由汤文全副市长为主任的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委员会,会同市委编办联合组建机构编制管理改革联合专班,反复研究完善机构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三定方案”。围绕大情报、大维稳、大基础等“十大体系”,全省率先推动11个改革部门机制化运行,内设机构由32个精简至20个。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数字法治改革暨市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梳理《绍兴公安重点改革项目一本账S1。

网站地图
扫码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400-123-4567

邮箱:yunyingmm.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