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右)在查看蔬菜长势,并向村民询问价格情况(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沈鹏摄
从清华学子到“芝麻村官”,24岁的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村支书石磊,这位被村民喊作“小石头”的大学生“村官”,在琐碎的乡村事务中收获了不一样的成就和人生。
2008年,年仅20岁的石磊从清华大学毕业。同宿舍8人,3个出国深造,2个去中科院读研,另外2人一个到外企,一个到国企,都是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唯有他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响应政府的号召,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去磨砺自己。
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选择,让如此年轻的他能够带领一班人,投身于时代发展的第一线,在乡间开启不一样的人生。22岁,很多人还在读书,他已是一个村庄的带头人;24岁,很多人还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毛头小伙,他已盘活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当选十八大代表,兼任街道办副主任。
石磊当“村官”的第一站是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石埠桥村,做老支书的助理。刚下到农村,踌躇满志的石磊天天想着轰轰烈烈做大事,却不想村里交给他办的都是些琐碎小事,整理资料,搞搞宣传,管理网站。一段时间后,石磊有些茫然了:“天天干这些,一点技术含量没有,怎么去实现人生价值?”
就在此时,两件小事让他重新认识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事。一次是老书记让他去查当天的长江水位。他给水文站打电话,问半天,对方就是不肯说。老书记接过电话,三句两句就问出来了。另一次是村里修路,沿线企业照例要分摊费用,石磊负责其中一家石化企业。最后期限到了,别人都完成了任务,就他交了“白卷”。
“不管学历高低,能把村里这些小事办好,就是本事。顶着清华学子的光环,也不一定就能当好芝麻村官。”石磊说。自此,他跟随老书记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件琐碎小事,认识社会,积累本领,锻炼耐心。2010年6月,石磊报名参加栖霞街道办西花村党支部书记的公推直选,结果高票当选。
选择西花,石磊说这是要进一步磨砺自我,检验自我。和石埠桥相比,位于山区的西花村要落后许多。全村1200多农村人口仅有300多亩田地,且为土地贫瘠的山地。集体经济薄弱,主要靠一家只有26名员工的小物业公司。发展规模农业不现实,走乡镇工业化老路又太迟,怎么办?困难远比年轻的石磊想象难得多。
石磊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认真调研,他决定一心一意搞好原有的物业公司,以服务换收入。他抓住西花物业公司主要客户华能金陵电厂扩建机遇,采取软磨硬泡的办法,半年多的时间,几乎天天往电厂跑,找电厂上级单位和有关部门协调,最终将其业务额从原来的82万元提升到4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从26人增长到150多人。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西花村物业在当地叫响后,承接的业务逐渐增加,集体经济也开始有起色,年收入从原来约50万元增加到近200万元。这就有了为民办事的基础,村民享受的“福利”开始多起来,种地有每亩1000元的田亩使用费,60岁以上老人领取的尊老金从50元上升到100元,考上大学的孩子有2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奖励
在西花村随机走访时,提起石磊,64岁的马德松说:“小石头年纪不大,办事有一套,做人蛮公道,说话也和蔼。”说完还领着记者看家中的月饼和食用油,这是中秋节前村里发的慰问品。63岁的阎信春夸赞更直接:“他来了,路灯亮了,道路干净了,补贴高了,用水不花钱了。”
村里有个小孩患了白血病,家中困难,石磊不仅主动为其办理低保、大病救助,还发动村民、附近企业捐款救助,同时设法联系报社、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人民医院帮助。村里有“混江湖”的盖违法建筑,想骗取拆迁补偿,一些干部不敢管,不愿惹麻烦,石磊初生牛犊不怕虎,坚决予以拆除,刹住歪风,确保拆迁顺利进行。
初到西花,因为年纪轻、资历浅,石磊也曾遭遇质疑、轻视。然而,短短两年,通过办好点点滴滴的小事,他逐渐成为村民信任的村干部,党在基层最坚实的堡垒,说话有人认真倾听的村庄带头人。回顾4年“村官”经历,已在栖霞娶妻生子的石磊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人生是从乡间起步,从村官起步,从琐碎繁杂的小事起步。国家选聘大学生村官,为我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舞台。”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24岁的“村官”有一种淡泊的心境。“曾经的光环和荣誉成为过去,我们终其一生都将是一个普通人。未来怎样,没有必要刻意去设计,踏实走好每一步,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后来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就好。”(新华社记者朱国亮)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